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場新農人與新農村的雙向奔赴
“足不出村”就能喝上一碗新鮮出爐的炒米茶,吃一盤地道的東北燒烤和一碗寶島鹵肉飯,嘗一杯香味濃郁的手沖咖啡……走進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黃楊尖村,各式美食、休閑業態總讓人犯起“選擇困難癥”。
舟山普陀黃楊尖村一隅。人民網記者 郭揚攝
一個海島小村何以孵化出如此多的業態呢?“這得益于‘鄉村創業基地’項目。”舟山市普陀區展茅街道鄉村振興公司工作人員鄭萍介紹,2022年,街道打破“圍墻限制”,在黃楊尖村路下徐成立“小島你好”鄉村創業基地,同時制定出臺五套政策措施,吸引廣大農創客前來。
拋出橄欖枝,引來金鳳凰。有了政策支持,有意向的農創客絡繹不絕。
農創客葉俊維的小吃店。人民日報記者 顧春攝
來自臺灣的葉俊維就是首批入駐的農創客之一。“十年合同期內租金全免,裝修還有補貼,只是經營過程中,鄉村振興公司會根據店鋪效益抽取約5%的提成。看到這種運營模式,我當時就動了心,決定把臺灣美食帶進黃楊尖村。”葉俊維早年間便來到舟山創業,他說,“現在生意之好大大超出我的預期,去年營業額超過60萬元。”
同樣第一批入駐的還有土生土長的舟山人夏子喻,她把早些年自己創立、運營的“兔子集市”品牌開進了村子。
2018年,看到家鄉廣闊發展前景的她毅然辭掉了工作,回到家鄉開啟“農創客”之路。她所打造的“兔子集市”品牌就通過新媒體、線上直播等傳播方式,把家鄉的農業產品進行整合、包裝、推廣,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品嘗到舟山美食。
“這兒是一個很好的展示窗口,能夠讓更多游客看到我們的品牌。我們也能通過門店挖掘米茶等特色產品,還能通過直播幫助銷售村里的特產。”夏子喻說。
這些年,“村咖”正在田間地頭悄然“生長”,黃楊尖村自然也少不了這種業態。
路下徐村道的盡頭是一座農家小院,門前掛著“55公路咖啡”的招牌,店里飄出濃郁咖啡香,老遠就能聞到,走近竟然還能聞到撲鼻的飯菜香。原來,這里不僅能嘗到或醇香留齒或花果味四溢的各類咖啡,還能嘗到辣子炒肉、炒臘牛肉等地道湘菜。
“咖啡館里炒起湘菜的模式很受大家追捧。”來自湘西的謝俊伍是咖啡店主理人,他和妻子徐嘉謙一起經營咖啡店多年,早就名聲在外。
農創客謝俊伍和徐嘉謙。人民網記者 郭揚攝
談及為何選擇來到路下徐,謝俊伍說,“除了地理位置適宜以外,最吸引我的是這里的房租減免政策以及與街道的鄉村振興公司一起聯營,這讓我們特別有安全感!”他介紹,土雞、蘑菇、大米等店里所用食材,絕大部分來自周邊鄉鎮,所以他的經營成果,周邊農戶都能得到分享。
其實,早在2015年,浙江就率先提出“農創客”的概念,其專指年齡45周歲以下、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在農業農村領域扎根創業勇于創新的鄉村青年人才。2021年啟動實施的“十萬農創客培育工程”更是通過機制創新、政策引導、平臺搭建、資源對接、培訓提升等措施,推動省市縣三級協同推進農創客培育。數據顯示,浙江省至今已累計培育農創客超8萬名,其中“90后”“00后”超半數。
這場新農人和新農村的雙向奔赴,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活力。2023年,黃楊尖村鄉創基地整體營收超15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22萬元,同比增長32.69%;累計接待游客12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超2.52億元。
往期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