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創富帶富活力
麗水遂昌打響“服務牌”為“共富工坊”添動能強保障
“‘三龍護頂’是用三根手指拿住杯蓋,拇指和中指捏住兩對邊,食指頂住杯蓋……”9月8日,在麗水市遂昌縣大柘鎮大田村茶吧,柘春味茶廠“共富工坊”的“駐坊青年”為村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茶藝課。
2024年以來,為進一步實現“干部服務工坊、工坊培訓干部、協同服務大眾”的有效循環,大柘鎮推出“駐坊青年”模式,通過制定“心愿清單”和“服務清單”,組織“共富工坊”和干部對照雙方需求及可提供的服務進行“互選”。形成結對互助關系后,“駐坊青年”與“共富工坊”逐步有了良性互動。
“結對的小姑娘幫我們拍了宣傳片。宣傳片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后,很快吸引了一些顧客來咨詢購買。”在華洋土雞“共富工坊”內,華洋村黨支部書記吳國華一邊打包產品,一邊樂呵呵地告訴記者,作為村集體的致富產業,以往“華洋郵雞”主要依靠黨員干部線下宣傳,銷售渠道單一。“駐坊青年”到來后,提出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并先后多次到工坊商討具體細節,為開設直播間、入駐網店等出謀劃策。如今,他們漸漸打開了線上新銷路。
“共富工坊”是深化“千萬工程”、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2024年以來,遂昌深入開展“服務暖坊”行動,選派鄉鎮干部、駐村第一書記,下派掛職選調生、黨員干部等擔任“紅管家”,積極為工坊提供技術指導、項目引進、就業培訓等服務,激發“共富工坊”創富帶富活力。
在應村鄉,一支名為“村了伯”的服務隊伍也成功搭建起了“共富工坊”和村民之間的致富橋梁。
2024年以來,應村鄉依托新時代“民事村了”工作法,建立了“村了伯+學堂+工坊”管理模式,吸納在任及離任村干部、駐村指導員(第一書記)、黨建聯建單位、“老娘舅”等群體組建新時代“村了伯”隊伍,為“共富工坊”提供政策處理、技能培訓、糾紛調解等各類服務。
前不久,名軒巾幗“共富工坊”負責人繆國躍向應村鄉“民事村了”工作室尋求幫助后,在“村了伯”的協助下,先后考察了村級閑散房屋、文化禮堂、老年活動中心。對比村民人口流量、場地空間等多個因素,最終選定高棠村文化禮堂。眼下,名軒巾幗“共富工坊”已成功在高棠村舉辦了2期崗前技能培訓,帶動周邊20余名婦女在“家門口”就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