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衢州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楓”景
“謝謝你們,這么快就幫我們拿到了被拖欠半年多的工資。”近日,在衢州衢江區社會治理中心,徐先生握著“6070”矛盾糾紛調處團成員章利華的手感激地說。
退休之后的章利華,利用自己工作經驗參與調解工作,既發揮了余熱,又服務了群眾。在衢江區,像章利華這樣樂于奉獻的調解員有1200多人,占全區調解員數量的73%。2023年以來,衢江區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區范圍內發現、選拔、使用一批在職60后、70后干部職工和老干部、老干警、老教師、老模范、老黨員,將他們扎根基層、經驗豐富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防風險、護穩定、保平安”的效能勝勢。
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落筆。近年來,衢州以建設四省邊際社會治理橋頭堡為牽引,全面推進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持續迭代完善“141”基層治理體系,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強化多部門、多領域相互配合、相互聯動,加快形成“三民工程·黨建統領基層智治綜合應用”等數字賦能成效,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衢州基層治理“金名片”正被持續擦亮。近年來,衢州市榮獲第一批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成功榮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實現全省平安大市創建“十七連冠”。
在衢州柯城區花園街道上洋村,從1992年第一版《村規民約》出爐到現在,《村規民約》一直在不斷更新,已迭代十余個版本。村里的大小事情,只要拿出這本《村規民約》,矛盾和問題在村里解決,大家都服氣。這個典型的城郊村,面對曾經的環境臟亂差、矛盾問題突出、村民上訪頻繁等,多次修改《村規民約》,并利用區位優勢壯大村集體經濟,探索出一條保穩定、促發展的共同富裕普惠之路。
村里的矛盾不出村,家庭的矛盾也不出戶。2022年,衢州市婦聯創新推出“三衢和姐”調解工作法,千名“和姐”扎根在村(社),“進得了門、講得上話”,推動家庭矛盾糾紛早發現、早化解,形成了高效運行的婚姻家庭矛盾化解閉環處置機制。至今,“三衢和姐”累計化解1000余件家庭糾紛,化解率達到80%以上,全市因家庭感情糾紛引發為有效警情的同比下降38%以上。
從“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楓橋經驗”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生動實踐。在衢江區,一條“離得近、叫得應、接地氣”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新路子——“民情直通車”應運而生,通過一輛“民情直通車”、一條民情直通專線、一套應急裝備,實現所有事項多個口子接單、一個口子派單、一個團隊處置,切實將問題解決在群眾家門口。自“民情直通車”運行以來,矛盾糾紛化解量同比增加120%,矛盾糾紛化解率高達99%。
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不僅要靠法治,更要靠德治。衢州作為南孔圣地,“衢州有禮”已然融入市域社會治理的全過程,“崇賢有禮、開放自信、創新爭先”的新時代衢州人文精神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的文明自覺。2015年以來,衢州市制定的21部地方性法規、2部地方政府規章中,有9部與優化德治環境有關。
基層治,則天下安。多年來,衢州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建設四省邊際社會治理橋頭堡的過程中,走萬家、訪民情、調矛盾、解糾紛……一項項頂層設計落地落實,一個個難點堵點被全力打通。這些基層治理現代化的衢州模式,成了衢州的新時代“楓橋經驗”,讓三衢大地煥發出蓬勃生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