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嗎|小區變“打包基地”,誰之過?
消防安全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線。前不久,有人民網網友在“領導留言板”投訴:“杭州市拱墅區林司后57棟民用房長期用作服裝倉庫并在小區樓下直接售貨,已經失火過一次,多次反映無效。”
事情經過究竟是怎樣的?為何會“多次反映無效”?相關部門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近日,記者就此事進行了調查走訪。
背靠環北絲綢服裝城的柳營社區成了“打包基地”
“我租住的57幢民用房一樓住宅長期被一服裝商戶作為倉庫使用。2021年春天,一次打雷將堆放在樓道口的包裝袋引燃,火勢蔓延到二樓,消防部門曾去救火。”前不久,一名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她最近遇到的“糟心事兒”。
記者隨后聯系了該網友。據其講述,她租住的杭州林司后小區毗鄰環北絲綢服裝城,市場內許多商戶直接將小區作為“打包基地”。居住在一樓的商戶常徹夜在樓道打包發貨,為此從屋內拉了很多電線,給樓層增加安全隱患。且由于一樓“服裝倉庫”的存在,樓道常進出不少陌生人,樓上住戶沒少丟東西。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截圖
對此,小區住戶意見很大,多次反映。據該網友講述,早幾年,有工商部門曾上門查封,門口貼封條貼了幾個月,后不了了之。之后有居民反映到12345,社區工作人員安排保安上門勸告,或讓社區管家上門對商戶進行安全教育,但都未能最終解決問題。
記者分別于11月4日、11日、21日連續三次到小區查看,發現該小區所在的柳營社區與環北絲綢城僅一條馬路之隔,社區內六七米寬的馬路,來來往往人很多,很多人推著小推車從小區往外走,車上都是打包好的貨物。小區內一些樓的樓下設置收貨點,一些寫著“××收貨”的包裹就堆放在那里。
柳營社區隨處可見拉貨的小三輪車。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樓下隨意堆放的待發貨包裹。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網友留言中提到的“林司后57幢”有6層樓高,建于80年代末,以前為一家工廠的職工宿舍,后房改房成為住宅。樓內住戶目前大部分為租戶。
記者看到,樓內為“之”字形樓梯,其中一樓樓梯兩旁已經被服裝物料堆滿。在57幢門口過道上、露天場地上堆滿了裝著服裝的蛇皮袋,幾個服裝商戶一邊聊天,一邊不停地用膠帶打包發貨。還有一位女商戶直接在地上鋪開袋子,擺上幾個樣品,現場售賣。據57幢一住戶介紹,一樓商戶把民房當倉庫使用已有七八年之久。樓內住戶反映不下三五十次,然而問題都未能得到解決。
57幢一樓樓道內堆放的貨物。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從57幢樓上拍攝的樓道口發貨情形。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從57幢樓上拍攝的樓道口發貨情形。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記者走訪周圍群眾了解到,把小區住宅當倉庫現象在柳營社區十分普遍,大家已見怪不怪。早幾年,附近還有個小商品市場,那時小區內打包發貨現象更嚴重,現在已經好多了。
聯合執法行動重拳出擊 一批“倉儲式出租房”遭查處
記者隨后聯系上了該社區居委會。據柳營社區黨委書記童曉東講述,網友反映的這種現象確實長期存在,也是他們十分頭痛的問題,苦于無執法權,社區只能通過上門勸說等方式進行阻止,但收效甚微。
人民網網友投訴引起了長慶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當地立刻成立聯合執法行動組,開始對街道轄區內占地打包、“住房作倉庫”等嚴重擾民行為進行聯合查處。
11月23日中午,長慶街道黨工委主要負責人召集緊急會議研究部署,決定由街道牽頭,對轄區內違規占地打包等現象進行全面摸排,對于居民反映特別強烈、存在消防隱患的“住房作倉庫”行為進行整治。據初步摸排,街道層面目前有15家左右“住房作倉庫”的場所。其中,柳營社區存在7家。
執法人員開具執法告知單。長慶街道平安辦供圖
當天,聯合執法組來到了柳營社區林司后小區57幢一樓涉事出租房,只見樓道內到處散落著打包袋。不足50平方米的房間內,置物架直達屋頂,架子上堆滿了待發貨的衣物,幾名打包工人正在打印快遞單。隨后,聯合執法人員對涉事人員開具執法告知單,責令限期整改。據查,此租戶為環北絲綢城一服裝商戶,2022年年初剛租下此處住宅,主要作倉庫發貨使用,不住人。
11月28日記者前往林司后小區查看,只見57幢樓前過道兩旁空地上的貨物已全部搬空。走進樓內,原本堆滿貨物的一樓樓道已經全部清空并打掃干凈。涉事出租房房門緊鎖,從窗戶往里看,里面已全部清空。
執法人員現場執法。長慶街道平安辦供圖
柳營社區何以長期淪為“打包基地”?多次執法為何屢禁不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部門。
據童曉東講述,柳營社區為市中心老舊小區,小區居民有3295戶。隨著城市擴張,多數居民外遷,社區內多數房屋成為出租用房。由于距離環北絲綢城僅有一條馬路之隔,許多出租房就被商城商戶看上,用于打包發貨。
據記者了解,杭州環北絲綢城共8萬多平方米,擁有商戶2000家左右,年銷售額上百億元。每日發貨量四五十噸,高峰時間達到二百到三百噸左右。長期以來,只有負二樓有5000平方米左右場地可供商戶打包發貨,打包場地嚴重不足。因此,很多商戶只能另尋場地。
整改后的林司后小區57幢1樓樓道。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而對于柳營社區的房東來說,一個不足50平方米的一樓小老套住房出租,月租最多只能到2000元左右,而如果租給商戶,則可能3000元起步。考慮到經濟利益,不少房東也對商戶打包行為聽而任之。
長期以來,商戶把居民用房用作打包發貨的倉庫,不僅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并且打包發貨常常占用社區公共樓道、小區空地,給居民生活造成不便;且陌生人長期進出小區住宅樓,也帶來治安隱患。
對此,小區居民多次向社區反映,社區也出臺了一些舉措,比如增加巡邏力量、加裝視頻監控設備,兩三年前,還在小區進出口加裝了道閘,這樣運貨的三輪車就無法進入。但是由于社區人手配備有限,且無執法權,故雖經多次勸說,打包現象并無好轉。
整改后的林司后小區57幢單元門前樓道。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那么相關職能部門又如何看待此種情況呢?長慶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負責人陳昊表示,針對商戶占地打包行為,街道在每年下半年的批發旺季都會聯合交警中隊、市場監管所等部門開展集中“掃葉行動”,查扣違法“四小車”,處罰違章機動車,查處出店經營的商家,對占用社區公共部位打包的商家進行告誡勸離。2019年,街道綜合執法隊成立后,“掃葉行動”更加頻繁,力度更大。自每年10月開始,每周開展1至2次的“掃葉行動”,行動一直持續至年底。
而對于“住房用作倉庫”行為,據陳昊講述,他們曾咨詢過公安、消防、住建、規劃等多個執法部門,得到的答復是目前沒有法律明確規定該種行為屬于執法范圍。因此,他們只能對房東、商戶進行勸說,或者通過聯合執法行為進行威懾,卻無法進行有效的行政處罰,包括罰款、查封等。
為此,“占道打包發貨”“住房用作倉庫”行為屢禁不止。一些商戶在行動開始后會十分收斂,一旦行動過后,便又故態復萌。而且由于利益鏈條存在,一些租民房作倉庫用的商戶在行動中被清退后,第二年還會有別的商戶搬進來,甚至一些商戶還跟街道打起了游擊,一年換一個地方。
易地建設打包點 解決法律適用難題 長慶街道疏堵結合
“一味堵并不是辦法,最重要的是解決商戶需要地方進行打包的需求。”采訪中,童曉東表示。
記者從長慶街道了解到,為解決該問題,街道以及環北絲綢城也開始在“疏”上下功夫。據長慶街道平安建設辦公室負責人陳昊介紹,2021年街道轄區內環北小商品市場動遷,平整出一塊4000平方米的空地用于打包。2022年9月起,已有物流公司及商戶入駐。
新建打包點。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個打包點就設置在環北絲綢城斜對面,僅一條馬路之隔。目前已有15家物流公司入駐,一些打包點前擺滿了待發貨的包裹,搬運工人正在緊張忙碌著。據了解,打包點按照平方米算租金,一個2米*6米的打包點,月租金大約3000元。
其中一家物流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在馬路邊打游擊,經常因違規占道被有關部門查處,現在有了固定打包點顯然方便很多。
走訪中記者看到,在打包點的另一側,有一排簡易房,每個18平方米左右,共10個。據了解,這是租給商戶作倉庫用的。目前簡易房已全部出租,平均一間月租金在2500元左右。接下來如果商戶還有需求,還能再建10個左右。
簡易倉庫。人民網記者 王麗瑋攝
針對記者提出的月租偏高問題,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正與相關各方磋商,爭取將租金降下來,真正吸引商戶入駐。
此外,記者采訪了杭州環北絲綢服裝城負責人周強,據其講述,2022年以來,商城下大力氣在內部挖潛,將大樓邊角空余檔位及辦公場所邊角空地利用起來,共解決商戶倉儲需求1000平方米左右。
對于采訪中提到的執法部門認為“目前沒有法律明確規定‘住房用作倉庫’行為屬于執法范圍”問題,浙江道衡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迎春認為,“住宅用作倉庫”,如果是一般的物品存放,的確很難從法律上加以區分和界定。但將住宅當作倉庫使用的過程中,根據存放物品的不同,可以依據不同倉管要求進行查處。
他舉例,毛紡織品的存放,可能就因為容易引發火災而觸發消防管理的相關規定,在房屋中堆積過多的毛紡織品而沒有配備相應消防設施,無疑是可以依據消防法律規范進行查處的。此外,一些地方制定的房屋租賃規范性文件中,也對房屋使用有相應的規定和要求,可以援用作為法律上的查處依據。
他認為,針對“住宅用作倉庫”的行為,最直接的辦法是通過制定房屋租賃條例來進行房屋使用的相關監管和規制,這樣也能有效消弭實務中將住房轉換為倉庫的行為。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馬齊林談道,判斷“住宅用作倉庫”行為是否違法,主要界定標準在于是否對居民生活產生影響、是否影響房屋質量、是否對居民人生安全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如果單純存放衣物一般情況下應是不構成行政處罰的,但是如果堆積過度影響到了房屋內的安全設施或是影響到了其他居民的通行,則可能構成不合法。同時,如果為了存放衣物刻意對房屋構架進行改裝,影響到了房屋質量安全,也可能構成不合法。
他建議地方政府的市場監管部門,盡快出臺有關的司法解釋,便于行政執法。另一方面,從人性執法的角度來講,盡可能地跟商戶進行協商,督促他們遵守有關消防安全規定,避免在生產經營中出現隱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